幼犬換牙期5大照護技巧,讓狗狗順利長出健康恆齒!
你家小狗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咬東西?鞋子、拖鞋、甚至連桌腳都難逃牠的「魔口」?如果牠正好3、4個月大,別急著責怪牠搗蛋——牠可能正經歷人生第一次的「換牙陣痛期」!
段落直達
|幼犬什麼時候會開始換牙?
狗狗一出生並沒有牙齒,通常在2週大時開始長出乳牙,到了6到8週就會有28顆乳牙。進入3到4個月時,這些乳牙陸續開始脫落,準備迎接42顆永久牙。換牙的過程通常會持續到6~7個月大。在這段時間內,恆齒會按照一定順序慢慢取代乳牙:從門牙、犬齒,再到臼齒。這段期間,狗狗口腔不適、咬咬欲望強烈,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反應。
|換牙期狗狗都在忍什麼?5種常見症狀
換牙不是一夕完成的事,狗狗可能會因為不適而出現以下反應:
-
開始亂咬東西:這是為了舒緩牙齦癢痛感。
-
口水變多:牙齦刺激會引發唾液分泌增加。
-
牙齦紅腫或輕微出血:只要不是大量出血,通常無需太擔心。
-
吃東西變慢、偏好軟食:硬物會刺激搖晃中的牙齒。
-
情緒起伏大:可能會變得焦躁或依賴性增加,需要主人的陪伴與理解。
|幼犬換牙怎麼照顧?5個居家實用技巧
掌握正確照護方法,不只能讓狗狗更舒服,也能預防未來牙齒問題:
-
提供專屬的咬咬玩具
選擇適合幼犬的軟膠玩具或冷藏咀嚼玩具,可以幫助舒緩牙齦不適。避免給太硬的物品(如牛骨、冰塊),以免損壞牙齒或導致牙齦出血。
-
調整飲食內容
可選擇濕食或將乾飼料泡軟餵食,減少牙齦刺激。同時要補充足夠的鈣與磷,幫助牙齒與骨骼發展,但不建議自行額外補充鈣粉,應諮詢獸醫專業建議。
-
環境要 puppy-proof
收好電線、鞋子等容易被咬壞的東西,並提供豐富的合法「咬物選擇」,轉移狗狗注意力,降低破壞行為發生機率。
-
從小養成潔牙習慣
可先用紗布擦拭牙齒與牙齦,等適應後再慢慢過渡到狗狗專用牙刷與牙膏。這不僅是潔牙,更是訓練狗狗接受日後口腔護理的第一步。
-
給予安撫與陪伴
有些狗狗在換牙期間情緒不穩,這時候你的耐心與陪伴最重要。每天花點時間陪牠咬玩具、散步、輕聲說話,對牠來說就是最大的安定力量。
|換牙期異常該注意什麼?
多數換牙現象都屬於正常範圍,但以下情況建議儘快就醫:
-
發現有乳牙遲遲不掉,而恆牙已經長出(乳牙滯留)
-
口腔內大量出血或牙齦明顯潰爛
-
完全不進食超過24小時
-
咬合不正或牙齒歪斜嚴重影響進食
獸醫可評估是否需拔除乳牙,或提供抗發炎與止痛建議,避免影響恆齒發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