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與孩子該如何相處?和平共處的5招教養策略
當家中迎來新生兒,許多飼主都會煩惱:「孩子出生後,狗狗怎麼辦?」甚至還會聽到親友「是不是該把狗狗送走?」的建議。但其實,孩子與狗狗並不是只能二擇一,只要用對方法,他們可以是最好的朋友!
段落直達
|狗狗如何看待孩子?
狗狗天生重視群體與等級秩序,在牠們眼中,家庭成員是有地位分別的。大多數狗狗不會將孩子視為威脅,反而會出於保護心態而關注孩子的安全。只要我們讓牠們知道「這是家族的一份子」,建立正面的聯想,狗狗就能與孩子和平共處。
|如何幫助狗狗順利適應新成員?
讓狗狗感覺到「家沒變,牠依然重要」,是減少壓力的關鍵。你可以在孩子出生前,為狗狗布置一個專屬的休息角落,例如放上牠的床,並確保這個空間不會被打擾。這樣當家庭生活改變時,狗狗仍能保有熟悉且安穩的避風港。當媽媽與孩子仍在醫院時,爸爸可以先帶回孩子用過的毛毯,讓狗狗慢慢認識孩子的氣味。等孩子真正回家後,讓狗狗在安全、受控的環境中接近孩子。並且記得不要強迫狗狗互動,一切循序漸進。費洛蒙產品(如寵物友善擴香器)也是很好的輔助工具,它們能幫助狗狗放鬆心情,增加安全感。
|如何處理狗狗和孩子間的相處?
許多衝突其實源於人類對狗狗行為的誤解。狗狗的攻擊行為,通常不是惡意,而是來自壓力或恐懼的自我防衛。例如:撇頭、打哈欠、舔鼻子、尾巴快速擺動等,都是狗狗在傳遞「我不舒服」的訊號。飼主若能學會辨別這些肢體語言,便能在狗狗出現壓力前介入,避免問題升級。這不僅能保護孩子,也讓狗狗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。當然,同時也要透過管理策略讓相處更安全:
-
使用圍欄區隔狗狗的進食空間,避免孩子誤觸造成護食反應。
-
清楚劃分孩子與狗狗的活動區域與時間,降低互相干擾。
-
教導孩子尊重毛孩的空間與情緒,不拉尾巴、不驚嚇牠。
另外,若是家庭打算在孩子長大後再迎接狗狗加入,也別急著把狗帶回家。先開個家庭會議,讓大家一起討論:
-
誰是主要照顧者?
-
狗狗每天的活動與運動時間如何安排?
-
家中的哪些空間是狗狗不能進入的?
這樣不但能減少日後爭執,也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。若孩子是照顧者,請確保狗狗的個性適合孩子主導的互動,選擇性格穩定、體型適中的犬種,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|狗狗對孩子的正面影響
根據《兒科學》期刊研究,有狗狗陪伴的嬰兒,比沒有養狗狗的孩子更健康。他們患耳炎、感冒或需要抗生素的機率更低。狗狗不但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,還能教會他們同理、負責與愛。只要狗狗定期施打疫苗、驅蟲、維持清潔,根本不需要過度擔心「養狗狗會影響孩子健康」的迷思。
|結語
迎接新生命的同時,也迎來了狗狗和孩子之間美好的相處機會。透過適當的準備與耐心引導,狗狗與孩子不僅能夠和平共處,還能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。無論是從狗狗對孩子的保護心態,還是孩子在與狗狗相處中學會的愛與責任,這段關係對全家而言,無疑是一種雙向的成長和收穫。
延伸閱讀:狗狗為甚麼總是把屁股對著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