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也有月經?新手毛爸媽必讀發情期照護指南
許多飼主在照顧尚未結紮的母狗時,第一次看到狗狗出血,可能會驚訝地問:「狗狗也有月經嗎?」其實狗狗的確會出現類似月經的現象,但正確名稱是「發情週期」,而出血只是其中一個特徵。
段落直達
|狗狗的發情週期
狗狗大約從六到八個月大開始,會首次進入青春期。小型犬通常成熟得比較早,而大型犬如黃金獵犬、拉布拉多,可能要到一歲甚至更晚才開始。之後,母狗大約每六個月會有一次發情週期,因此一年通常會有兩次月經。
月經通常持續兩到三週,期間陰部會紅腫,並出現粉紅色或血色的分泌物。分泌物量的多少與品種和個體差異有關,小型犬的出血量通常非常少,大型犬則略多。初期分泌物偏紅,後期轉為淡粉或透明,代表動情週期即將結束。
除了生理變化,心理上狗狗也會變得比平常更焦躁、黏人,有些會頻繁舔舐私密部位,食慾下降或顯得疲憊。這段期間需要特別的耐心與照顧。
|狗狗月經照護指南
一、穿戴犬用生理褲
為了防止血跡弄髒環境,可以幫狗狗穿上專用的犬用生理褲,並貼上護墊定時更換。剛開始狗狗可能不太習慣,需要飼主多些耐心引導。
二、注意清潔與保養
狗狗月經期間,子宮頸是開放的,容易感染細菌。因此除了生理褲,也建議每次排便後用溫水輕輕清潔外陰部,保持乾淨,避免發炎。
三、環境衛生要加強
除了個別清潔,整體生活環境也要保持乾淨。特別是睡墊、地板與常接觸的區域,最好每天消毒一次,降低感染風險。
四、飲食均衡補充營養
因為食慾可能下降,可以準備清淡、營養均衡的鮮食,補充水分與蔬菜,幫助維持腸胃蠕動,避免便秘。
五、避免洗澡與疫苗接種
月經期間狗狗身體免疫力較低,避免洗澡及注射疫苗,以防感冒或其他健康問題。如果需要清潔,可以使用乾洗手套輕擦身體代替。
|發情期間的行為變化
在月經期間,狗狗也可能排尿頻率增加,並透過有氣味的尿液標記領域,吸引公狗。由於情緒較為波動,建議這段時間不要帶母狗到公共場合,也要避免與未結紮的公狗接觸,以防意外懷孕或衝突。如果狗狗流血量異常多,或在動情期之外出血,則可能是疾病徵兆,建議立即就醫檢查。
|絕育手術的重要性
如果沒有繁殖計劃,建議盡早為狗狗安排絕育手術(卵巢子宮切除術)。絕育不僅能避免不必要的懷孕,也能大幅降低子宮蓄膿、乳腺腫瘤等高風險疾病的發生。根據獸醫建議,最佳絕育時間是初經來之前約六個月大時;如果已經進入發情週期,則需等月經結束至少兩個月後再安排手術。結紮後,狗狗的代謝速率可能會下降,飼主也需留意調整飲食,選擇適合結紮犬隻的配方飼料,確保毛孩健康成長。
延伸閱讀:毛孩結紮手術你應該知道的一切!